“不上车才是投机。”—— Ric Edelman,财富管理公司 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 创始人
过去十年,如果你告诉客户把 40% 的资产悉数押注在数字货币,大多数理财顾问会把对方当成赌徒。
但 Ric Edelman 最近发布的白皮书中,竟然旗帜鲜明地建议:保守型投资者需至少 10% 资产转向加密资产,激进型可高达 40%。
这一建议不仅颠覆了他自己在 2021 年“只占 1%”的旧观点,也第一次在主流理财圈里把“加密投资比例”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以下文章将带你完整拆解 Edelman 的逻辑、风险与操作细节,并回答六个你最关心的 FAQ。
观点回顾:从 1% 到 40%,什么改变了?
2021 年的 Edelman 还站在“少量试水派”阵营,他在畅销书《The Truth about Crypto》中写道:比特币是实验性资产,只能用 1% 组合试水。
四年后,他的加密货币分配策略来了个 180° 大转弯:
投资者类型 | 旧建议(2021) | 新建议(2025) |
---|---|---|
保守 | 1% | ≥10% |
平衡 | 1% | ≈25% |
激进 | 1% | 高达 40% |
他的理由有三条:
- 连续 15 年超额收益: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以年化 >100% 的复合收益领跑所有大类。
- 波动率正在下降:随着衍生品、期权、ETF 的深度介入,比特币 90 日年化波动已从 90% 降至 <55%。
- 技术范式转移:“区块链”正在演变为“货币互联网”,价值转移将像发邮件一样瞬时无摩擦。
40%/60% 股债组合“已死”的三大信号
Edelman 在白皮书中更是直言:传统 60/40(60% 股票 + 40% 债券)组合已经不适用长期 50 年以上的退休规划,原因并不神秘:
1. 利率易升难跌
全球多数经济体已进入“长期高利率+低通胀”新常态,债券真实收益率持续为负。
2. 寿命超预期
医疗、抗衰技术的指数级进展,让人均寿命在看到 2030 之前就提升了将近 10 年;未来领到 95~100 岁退休金并不罕见。
3. 法规环境趋友好
美国 SEC 已批准多支现货比特币 ETF,“合规加密资产配置”不再是灰色地带。
如何落地:三种配置思路与工具清单
为了让“高达 40%”的加密听上去不那么吓人,Edelman 给出了分层策划:
核心仓(Core) — 60% 组合原本的“债券仓”中拿出等量比例,配置现货 BTC、ETH ETF
- 工具:BlackRock IBIT、Fidelity FBTC、灰度 GBTC 折价套利
卫星仓(Satellite) — 10%-15% 转向质押生息类资产
- 工具:ETH 收益率 3.2%-4.5%,Solana 质押率 6%-7%
战术仓(Tactical) — 保留 5-10% 机动子弹做波段或热点叙事
- 小心:DeFi、Layer2、RWA 赛道 Alpha 收益高,但波动更大
案例:两位投资者的实际调仓对比
- 保守型 Lisa
原组合:60% 美股指数基金 + 40% 美债
新组合:
35% 美股宽基
15% 短期美债(T-Bill 流动性)
50% 传统债券 → 20% BTC ETF + 20% ETH ETF + 10% 质押收益 ETH Staking
年化预期收益:从 6.0%→9.4%
最大回撤预估:从 -18%→-25% - 激进型 Kevin
原组合:70% 纳指科技 + 30% 债券
新组合:
45% 纳指 + 40% 加密 ETF(20% BTC、20% ETH)+ 15% 一级市场 RWA
年化预期收益:从 11%→17.6%
最大回撤预估:从 -30%→-45%
FAQ:六大高频疑问一次说清
Q1:普通人 10% 加密起点会不会太高?
A:视总净资产而定。若紧急备用金≥6 个月支出,可把“可承受亏损”资金的 10%-20% 投入加密,本质等同权益投资上限。
Q2:如何对抗 40% 大幅回撤?
A:采用 定期再平衡+期权对冲。当 BTC≥20% 月涨幅,卖出 10%-15%;遇 30% 以上回撤,分批补仓。可同步买入 90 日 OTM 看跌期权(年化成本≈2%)。
Q3:小额投资者能否绕过 ETF?
A:可用“定期定额法”在合规交易所购入现货,每次 50-100 美元,减小情绪波动;后续资金量大了再上 ETF,降低链上托管端风险。
Q4:未来若遭遇全球监管收紧,策略如何修改?
A:关键看“现货 ETF 是否被撤销”。短期可用 CME 比特币期货作为过渡,长期跟踪各国央行数字货币(CBDC)政策做再平衡。
Q5:加密资产会被量子计算机破解吗?
A:量子威胁当前在理论阶段,预计 2030+ 才有实用化可能;届时 BTC 可通过软分叉升级抗量子签名,无需单点恐惧。
Q6:Edelman 的建议适合中国市场吗?
A:由于政策限制,国内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或合规 QDII 基金间接配置海外 ETF,本质是“港美股挂钩资产”,法律风险极低。
结语:极端建议=极端收益还是极端风险?
在 Edelman 看来,忽视比特币、山寨币乃至整个区块链生态,等于用“0%”的仓位做空未来 50 年的“金融互联网”。
但别忘了,任何 加密货币投资策略 都是一把双刃剑:倍数级收益背后是对个人现金流、波动承受力的终极考验。
正如他提醒的那样:“如果你还未做过完整的家庭资产负债表体检,就别急着 40%。先把 10% 跑通,也许才是更聪明的第一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