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上市公司比特币储备爆炸增长:连续三季度超越ETF

·

关键词:比特币储备、上市公司、ETF、比特币ETF、美股、加密策略、Strategy、Mara Holdings

现状速览:企业囤币远超ETF

根据Bitcoin Treasures最新统计,截至6月30日,美上市公司比特币储备在过去一季度新增 13.1 万枚,环比增幅 18%;与此同时,比特币ETF仅增持 11.1 万枚,增幅 8%。企业节奏已连续 三个季度 超过 ETF,且差距正逐步拉大

上一次 ETF 跑赢企业,还是 2024 年 Q3,距离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尚有数月。如今的图表清晰地指出:“谁在主导比特币买盘?” 的答案已被画上句号——上市公司。

深层逻辑:为何企业敢反市场而动?

1. 公司思维 VS ETF 投资者

Ecoinmetrics 研究主管 Nick Marie 总结关键差异:“他们不在意价格市况,只在乎 绝对币量。”企业囤币 更像 1970 年代的 黄金储备战略,而非短线投机

2. 监管与财会红利

特朗普政府 3 月签署行政令后,加密准则趋于明朗:比特币可作为国库资产,可按公允价值入账
财报披露越透明,审计事务所与评级机构 对加密敞口也更宽容,降低了合规顾虑。

3. 资本策略升级:对抗通胀 + 并购货币

👉 想提前布局?一分钟查看企业级加密配置思路。

头部玩家图谱

公司名称(含代码可搜索)持币总量战略定位近期动作
Strategy(原 MicroStrategy)≈59.7 万枚范式开创者继续发债买币
Mara Holdings≈5 万枚矿业 + 囤币 双轮新矿机交付 & 币价再平衡
GameStop首次建仓零售品牌拥抱加密Q2 起分批买入中
KindlyMDTBA医疗并购的加密案例Nakamoto 合并获币

👉 从年薪 20 万到 5000 万:复盘 Strategy 的“梭哈哲学”。

FAQ:关于企业比特币储备的常见疑问

Q1:公司为何不用 ETF 代替直接囤币?
A:直接拥有比特币密钥意味着无对手方风险、无管理费率;同时可以用于质押、借贷、抵押品,形成额外收益。

Q2:如果比特币暴跌,上市公司会不会被迫“割肉”?
A:多数企业将 比特币储备 视为长期资产,故仅在极端流动性危机面前才会出售。财报中往往以减值测试而非市价亏损披露,心理门槛远高于散户。

Q3:小规模公司还能跟上节奏吗?
A:策略已从“一口气买 50,000 枚”转向“按月定额”或“利润回购”模式,百万美元级现金流即可启动;链上托管、第三方金库、托管保险逐渐成熟,小团队亦可低成本复刻。

Q4:比特币 ETF 会不会因此被边缘化?
A:不会。ETF 依旧提供 高流动换手窗口散户进入渠道。二者互补:企业稳吃“慢筹码”,ETF 承接“快流量”。

Q5:监管一旦收紧怎么办?
A:当前行政令已写入 国策级储备路径,短期内逆转难度大。即使未来更强硬会计政策出台,已有持币企业亦可选择 子公司境外托管、代币化衍生品 等工具兜住风险。

Q6:为什么说企业囤币是“价格地板”?
A:持续、刚性、低敏感度的购买形成 边际买盘,在熊市中提供流动性吸收,成为支撑 比特币价格 的新变量——与 2021 年靠 ETF 资金流入的逻辑全然不同,却更具可持续性。

投资者的启发:从旁观到上车

个人持有者

中小企业

写在最后:趋势已成,只差时间表

从财报附注冲上财经头条,再到二级市场联动,上市公司对比特币储备的增配 已从“冒险支线”升格为“必修课题”。
数据预言:只要下一季继续超出 2 万枚,“企业囤币超 ETF” 的叙事将持续强化,进而把 2025–2026 年的潜在调整区间硬拽成 慢牛通道

提前掌握 企业加密布局方法,或许将决定你与下一轮财富分化的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