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在中国到底合法吗?一文看懂政策真相与法院判例

·

核心关键词:以太坊合法性、中国法院、数字资产、ETH、虚拟财产保护、监管政策、投资合规

法院给答案:以太坊是受《民法典》保护的数字资产

2024 年 7 月,深圳市福田区法院对“李 × 盗窃 3 枚 ETH”作出终审裁定:被告须返还全部以太币并赔偿人民币 5,500 余元,同时处以罚金和有期徒刑。
判决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——“以太坊作为具有经济价值、劳动投入及市场交易价格的虚拟财产,应受到法律同等保护。”
这并非孤例。早在 2018 年,上海虹口区法院亦在另一起 ETH 纠纷中明确:“以太坊属于一般财产,应受《民法典》第 115 条规定之保护。”

从全国裁判文书网可见,类似判决已被北京、杭州、广州等地法院援引。简言之:

政策红线:何为“允许”与“禁止”

如果把监管比作红绿灯,目前中国对以太坊的三条底线非常直观:

👉 3 个真实案例告诉你,踩红线与个人持有到底差在哪

只要你遵守上述“交通灯”,就不能把以太坊简单等同于“非法币”。

数字经济时代,ETH 的两大法律属性

1. 价值储藏功能:深圳标准“6 000 元/枚”定价逻辑

在 2024 年 6 月判决里,法院采用交易所行情截屏 + 银行当日外汇牌价交叉确认方式,得出 1 ETH ≈ 2,000 美元(约 1.43 万人民币)。该定价方法已被后续案件复用,成为法官快速锁定损失金额的实务模板。

2. 技术劳动成果:智能合约=“代码作品”

上海一中院在 NFT 铸造纠纷中,把「部署 ERC-721 智能合约」认定为计算机软件作品,享有著作权。由此推定,以太坊生态中的每一位开发者,其链上创造亦能享受《著作权法》保护,这为 Web3 从业者提供了崭新的维权视角。

如何用合规姿势参与以太坊?

场景监管态度操作建议
法币购买灰色地带选择实名大所、做好交易记录
钱包自托管合法妥善保存助记词与私钥
参与 DeFi黄灯预警控制在合理金额,审慎无牌照项目
挖矿受限省份高压非限电地区备案矿场,少用火电
继承赠与OK采用公证或联合多签方案

👉 写出 3 步“安全备忘”脚本,保护自己远离非吸骗局

经典判例速读:一句话读懂 5 份裁决

  1. (2024)粤 0304 刑初 142 号
    窃走 3 ETH 归还、赔偿,被量刑 7 个月并处罚金 2 000 元。
  2. (2023)浙 0106 民终 2893 号
    ETH 质押利息收益计为合法孳息,应与本金并返投资人。
  3. (2022)京 02 民特 61 号
    承认海外交易所交易记录的证据效力,可作为权属证明。
  4. (2021)沪 74 民终 101 号
    质押合约地址属公链可查数据,不涉国家秘密,法院可直接调取。
  5. (2020)苏 05 民初 389 号
    ETH 转账因私钥泄露而自担风险,驳回原告诉讼请求。

FAQ:关于以太坊合规性的高频疑问

  1. Q:持有 ETH 会不会因地址被标记“高风险”而银行卡被冻结?
    A:只要你能证明资金来源合法(交易哈希 + 对手方实名材料),通常可在一周左右解封。
  2. Q:现在还能在国内注册加密交易所账户吗?
    A:主流平台均已迁出大陆,注册需使用境外 KYC。监管层对境内公开营销零容忍。
  3. Q:法院承认 ETH 价格是以哪一家交易所为准?
    A:多数判决选用 CoinMarketCap、CoinGecko 加权均价,或官方规定的“具备境外牌照的大型所”实时挂单。
  4. Q:可否把 ETH 写进遗嘱?
    A:可以。建议在公证处附上公链地址、助记词分段存放说明,或设立多重签名合约。
  5. Q:公司能否用 ETH 发员工工资?
    A:个人可双方协议同意;但若企业公开推广“加密工资”,则触及《外汇管理条例》。
  6. Q:ETH PoS 质押收益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?
    A:目前尚无细则。多地税务口头答复为“按偶发性财产转让所得 20%”测算,请留存收益截图以备后续汇算。

结语:把握时代红利的前提是“先合规”

以太坊在中国的处境,可用八个字形容:“资产合法,场景受限”;能否安全获益,取决于你对灯色的判断力。牢记法院的判决逻辑——承认价值、让渡风险、不碰红线——你就能在这个新兴数字经济赛道上跑得更远、更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