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虚拟资产交易、虚拟资产牌照、加密货币、券商估值、跨境数字金融、稳定币、真实世界资产(RWA)代币化、数字资产枢纽
牌照升级触发行情:从港美到A股的全线共振
连日来的行情让人真切感受到“虚拟资产”四个字对资本市场的刺激。Wind 显示,6 月 27 日 A 股天风证券盘中冲板,收盘涨幅 7.89%;港股方向,率先拿到牌照的国泰君安国际亦持续放量。资金的情绪传导背后,是 41 家机构正式把1号牌升级为虚拟资产交易资质。这不仅意味券商业务边界的拓宽,更代表了跨境支付与证券化枢纽的新叙事。
👉 想提前布局该赛道的读者,点此了解如何低门槛参与全球数字资产机会
牌照「含金量」拆解:四块新增利润池
| 传统券商业态 | 虚拟资产时代的新增量 | 盈利模型差异点 |
|---|---|---|
| 股票经纪 | 比特币、以太币现货撮合 | 交易频次更高,佣金倍率提升 2–3 倍 |
| 衍生品发行 | 杠杆代币、USDT 结算期权 | 利润空间大幅抬升 |
| 财富顾问 | 稳定币资产配置方案 | ARPU 值拉高 |
| 投行承销 | RWA 代币化发行 | 按笔收费+持续流动性分成 |
- 稳定币清算业务:锚定港元的港元稳定币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规模破 200 亿港元,券商可按清算规模收取 0.10–0.30% 的分润,远高于传统资金通道费。
- 代币化债券:国泰君安国际今年率先发行的 数码债券 已经证明,数字形式的固收产品可将认购时间从 T+5 缩短至 T+1,券商可额外获得技术溢价。
- 跨境支付枢纽:以港元稳定币为媒介,企业客户可实现秒级清算,减少 90% 以上的汇兑成本,券商在其中扮演“清算银行”角色,沉淀资金可配置国债提高净息差。
双轮驱动:业务模式+估值方法同步重塑
传统券商估值以经纪、投行、自营、资管为四大价值锚,P/E 基本锁定在 8–12 倍区间。虚拟资产业务将出现 “轻资本高周转”与“重资本储备收益” 的混搭:
- 轻资本端:交易撮合、衍生品设计、RWA 代币化发行,毛利率高,适合 DCF 中情景乐观估值,分部给予 15–20 倍年收入。
- 重资本端:为稳定币储备资产提供做市及托管,收益率与国债挂钩,适合用 PB 或 BVPS,估值倍数可对标外资银行 1.4–1.6 倍。
综合来看,牌照溢价+生态溢价 叠加,券商板块或迎来 20–30% 的估值上调。
44 家机构进度条: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
- 已升级 1 号牌:41 家,国泰君安国际、天风国际、富途证券位列其中;
- 已升级 4 号牌(咨询):37 家,中泰国际、平安证券香港在列;
- 已升级 9 号牌(资管):40 家,东方资管获准发行“含币”基金。
预计到 2025 年底,完成三类牌照升级的内资及港资券商总数将超过 120 家,出现 “牌照红海早期、利润蓝海中期” 的窗口期。
监管框架与落地时间表
香港证监会 2025 年 A-S-P-I-Re 路线图 将审批简化为五步骤:
- Assessment:申请人需提交风控与合规文档;
- Screening:SFC 沙盘验证资产托管模型;
- Permission:获批后可展开灰度上线;
- Impact monitoring:上线 3–6 个月后提交流量与坏账报告;
- Review:合规鉴证通过后正式全面开放交易。
目前处于 Screening 阶段 的还有 18 家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,预计 2025 年第四季批量落地。
投资者如何“锚定”券商成长曲线?
| 评价维度 | 观察指标 |
|---|---|
| 牌照进度 | 是否公示进入 Screening/Permission 阶段 |
| 产品密度 | 每月新上架币对、衍生品数量 |
| 用户结构 | 散户成交占比 vs. 机构托管余额增速 |
| 稳定币储备 | 资产负债表“现金及等效物”利用率 |
- 轻资产业务(做市+撮合)现金流透明度高,适合高频跟踪。
- 重资产业务需观测 储备资产投资收益与稳定币发行量 的比值,越接近 1 代表储备杠杆利用率越高。
FAQ 精选:关于券商虚拟资产业务你最关心的问题
Q1:个人投资者什么时候能在 A 股券商 App 上交易比特币?
A:仍需等待监管明确将虚拟资产纳入内地试点,时间表尚未公布;最快 2026 年,上交所或参考沪伦通模式,只允许合格投资者以 CDR 形式参与 BTC/ETH 现货 ETF。
Q2:拥有 1 号牌升级的券商就一定能盈利吗?
A:不一定。盈利关键在于 用户增长 与 稳定币储备收益 的双轮驱动,平台若无有效风控与机构对接能力,仍可能陷入“有牌照、无交易量”的尴尬。
Q3:券商会不会因此增加高杠杆风险?
A:监管要求储备资产必须为 高评级债券+流动性存款,加权久期≤120 天,杠杆倍数被限制在 1.2 倍以内,相当于银行级保守框架。
Q4:未来传统券商会虹吸互联网平台的加密流量吗?
A:短期看,互联网券商用户体验更轻盈;中长期,银行的托管及支付赋能将让 持牌券商拥有更低资金成本和更强信用背书,市场份额之争尚未见终局。
Q5:券商板块配置应该如何择时?
A:关注 “政策催化-牌照发放-财报兑现”三期叠加窗口。当前仍处于政策催化阶段,优先考虑港股已获批、具备稳定币托管能力的头部券商;等内地下一步政策 unveil,再切换至 A 股高 Beta 品种。
Q6:RWA 代币化会不会抢走 REITs 的生意?
A:暂不会大规模替代。RWA 代币化 本质是 可编程的碎片化资产,更像 REITs Pro Max,未来可能共存;同时它有助于将 REITs 的国际投资者门槛进一步降低,反而刺激整体市场扩容。
写在最后:从“通道”到“枢纽”的价值重估
国泰君安国际率先示范后,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正在把券业竞争焦点从单一的通道佣金,拉升到清算枢纽+证券化引擎+稳定币发行三位一体的新战场。配合港府 2025–2027 年打造 全球虚拟资产中心 的顶层规划,券商盈利模型与估值框架正在同步升级。投资者应盯着“牌照+场景+用户”三大核心指标,在不远的未来或将见证一轮属于整个板块的 戴维斯双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