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aken最新报告:84%加密投资者受FOMO驱动,年轻人最不看好加密未来

·

关键发现速览:FOMO与FUD左右投资决策

全球领先的加密交易所 Kraken 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,84% 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承认自己曾因 FOMO(错失恐惧) 而下单,而 81% 则会在 FUD(恐惧、不确定性与怀疑) 情绪中抛售。报告共采样 1,248 名美国持币用户,让我们透过数据透视情绪与人性的角力。

其中三大要点值得立即关注:

👉 想立即评估自己是不是高风险情绪化交易?一键免费自测


FOMO 真相:为什么大家总爱在高位接盘?

1. 60%的人最怕现有资产踏空

受访者在回答“你最担心错失哪类机会”时,60% 选择“手中币种暴涨”;只有 28% 关注“发现新代币”。这意味着,多数人把FOMO用在了“恨不能满仓”而非“挖掘潜力”。

2. 上涨时追入,下跌时割肉

Kraken 将交易日志与问卷交叉分析后发现:

3. 情绪变量=交易成本

高换手并非没有代价。统计样本的真实盈亏表明,因 FOMO 追高、又因 FUD杀跌的交易者,其 12 个月回报率中位数为 -22%;而使用量化或定投策略的群组为 +36%


年龄与性别:谁更冲动?

年龄画像

年龄段错过感占比对未来仍乐观占比
18–29 岁41%36%
30–44 岁54%49%
45–60 岁78%74%
60+ 岁67%73%

数据显示,45–60 岁 持有最高“错过感”,却也最坚定看好加密未来,呈现典型的“情绪焦虑 + 价值信仰”组合;相比之下,18–29 岁人群对加密前景的信心最低,元宇宙、NFT 的热度退却似乎让年轻人更冷静。

性别差异

男投资者更倾向于在论坛、社群“追热度”,女性则更依赖宏观基本面。此差异解释了为何同波段震荡,男女盈亏曲线会出现 “剪刀差”


实战场景:如何避免FOMO陷阱?

场景A:深夜暴涨 15%,社群刷屏“暴富截图”

· 传统思维:马上追高,不然明天起床就少赚。
· 情绪化纠错:立即关闭行情App,改用 “72小时冷静期” 策略:提前设好价格提醒,等待回踩5%再补。统计显示,72小时后仍有 58% 概率出现 ≥3%回撤,可显著降低成本。

场景B:大盘闪崩 10%,钱包浮亏破表

· 情绪化操作:恐慌卖出止损。
· 反套路做法:转成 USDC 存入 CeFi 灵活理财 3 天后再看,年化 8% 的“空仓利息”既止血又让人冷静。

👉 点击查看市场震荡期最稳健的三种资金管理方案


FAQ:读懂FOMO,才能战胜FOMO

Q1:既然FOMO会导致高位接盘,为什么 84% 的人仍这么做?
A:人类大脑对“损失厌恶”的反应强度是获得同等收益时的 2.5 倍;“错过涨幅”在大脑里先被翻译成“已亏”,于是立即行动。

Q2:定投能消除FOMO吗?
A:实验证明,将购买日设定为“每月固定+唯一追加触发点(≥20%回调)”,年化波动率可压低至 单独定投策略的 62%

Q3:年轻人对加密信心低,是因为熊市吗?
A:调查并未发生于深熊,而此时仍有 41% 的年轻人觉得“错过最大收益”。他们对加密技术本身无感,但担忧政策与监管的不确定性。

Q4:女性FOMO比例低,为何整体收益更加稳健?
A:女性投资者更少使用高杠杆合约,且更倾向于持有 前10大市值币种 长期配置,单次回撤幅度低于男性群组 18%。

Q5:有没有简单工具,帮助自己识别当下是否被FOMO支配?
A:用“逆向提问”完整写下三条理由:“不买/不卖我会失去什么?”、“如果价格反向波动,我是否能承受?”、“这笔交易是否符合既定仓位管理规则?”只要任意一条无法清晰回答,立刻停下来。


结语:让你的策略留住理性,把情绪交给算法

Kraken 的调研再一次验证了 “市场上的钱,大部分是被情绪赚走的”。无论你是资深交易员还是初次入场,以下三步可以在下一轮FOMO狂潮前稳住心态:

  1. 建立 “可量化”交易预案:买入点、止损点、仓位比,全部写成一句话贴屏幕边。
  2. 触发情绪前,先切走行情页面,做三组深蹲或深呼吸,把生理应激降下来。
  3. 把 80% 的长期资金交给 自动化定投脚本,让机器人的冷酷逻辑帮你过滤噪音。

当市场的情绪指数再次飙升,你不再是不假思索的接刀侠,而是手握纪律,和全世界一起耐心走过牛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