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| 摩根大通“泼冷水”:2028年总规模只剩5000亿美元?
就在一周前,摩根大通把 稳定币 的长期规模预期大幅砍掉一半——从1万亿美元下调至5000亿美元,理由直截了当:除加密交易场景外,日常使用仍“雷声大雨点小”。
根据他们的测算,当前 稳定币总市值 大约2500亿美元,其中支付类需求仅150亿美元,只占6% 。在这150亿里,又有超过八成的交易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完成,形成了“美元锚定、全球流动”的独特局面。
核心关键词闪现
稳定币市场规模、美元挂钩加密货币、DeFi抵押品、支付用例、GENIUS法案、美国监管
摩根大通的观点十分明确:如果连“日常支付”这块最难啃的骨头都啃不下,想象中的 万亿赛道 只能是镜花水月。
02 | 对立观点:机构为何高喊4万亿美元?
不少华尔街巨头发出截然相反的声音:
- 渣打银行 6月报告维持2万亿美元目标;
- 伯恩斯坦 则把视角拉到2035年,喊出 4万亿美元 的极限情形。
支撑他们的逻辑是,稳定币已从“交易所转账工具”升级为“金融科技流动性底层”。海外的跨境工资发放、B2B 结算、链上债券市场,都被视为 稳定币支付 正在“破冰”的潜在领域。
👉 想提前挖掘这波结构性红利?点击看哪条细分赛道最先虹吸资金!
03 | 技术视角:稳定币的三大价值支点
1)结算效率
在传统 SWIFT 体系里,跨境 T+2 天是常态,而链上 稳定币转账 只需几分钟,资金即可到账并可立即生息或回购国债。
2)利息套利
有大量 USDT/USDC 被直接投入 DeFi,质押年化利率 4%–8%,远高于传统法币活期。聪明钱借此滚动套利,形成新的 加密资产抵押 复合策略。
3)避险属性
在新兴市场,当本币剧烈贬值时,居民更愿意在交易所买入美元稳定币,替代现金持有,“数字美元”由此成为防空洞。
04 | 监管变量:GENIUS法案打乱“野路子”
今年6月,美国参议院通过 GENIUS法案 ,要点包括:
- 要求储备资产超过80%必须为现金或短期美债;
- 发行人必须接受美联储定期检查;
- 禁止算法稳定币脱离全额抵押。
虽然短期提高了合规成本,但也让大型基金、家族办公室愿意下场配置——因为在他们看来,美元稳定币正逐步“转正”。
BIS 此前警告稳定币“削弱主权、加剧资本外流”,但从立法者态度看,美国更在意把锚定美元的货币话语权留在本土,而非单纯打压。
05 | 真实用例与场景扩展
- 跨境电商:独立站卖家把日销货款换成 USDC,立即锁定利润,避免汇率波动。
- 供应链金融:一家越南咖啡出口商用链上 稳定币信用证,将应收账款缩短至T+0。
- 债券市场:新加坡 REITs 项目发行以 USDC 计价的小额债券,散户门槛仅100美元。
👉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布局仍在“洼地期”的稳定币生态项目,点这里获取最新观察清单!
06 | 价格与供需模型:5000亿 vs 4万亿究竟差在哪?
| 情景 | 2028年市场规模 | 关键假设 |
|---|---|---|
| 摩根大通基准 | 5000亿美元 | 支付需求占8%,全球监管趋严 |
| 渣打乐观 | 2万亿美元 | B2B 结算与数字债券超过 9000 亿美元 |
| 伯恩斯坦极端 | 4万亿美元 | 新兴市场采用率>30%,链上债券市场普及 |
任何一环出现超预期的 稳定币支付 落地场景,模型就会被重写。历史已经证明,把“无法落地”视为常态的人,大概率错过 Apple Pay、二维码的问鼎时刻。
07 | 后市展望:普通人的参与姿势
- 现货持有:直接买入 USDT、USDC 赚取 DeFi 利率,但这只是 Beta。
- 新公链生态:关注储备透明度高、合规标签强的 美元挂钩加密货币 发行方,其代币往往承担链上“通行手续费”。
- 反向套利:如果新兴市场法币贬值,可以用本地交易所 OTC 兑换 USDT 后,再转至合规平台换美元国债 ETF,实现“双重收益”。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1:稳定币崩盘风险大吗?
A:储备透明度是关键。只要 1:1 持有现金或短期美债,并定期审计,如 USDC、BUSD 级别的代币体系风险极低。算法稳定币则另当别论。
Q2:我怎么检查某个稳定币是否真正足额抵押?
A:登陆发行方官网下载最新审计报告,核对“已发行总量 vs 储备市值”。若差距持续大于5%,应谨慎。
Q3:国内能否合规持有?
A:个人持有 USDT 不被视为非法资产,但境内机构不得公开营销或提供支付结算通道。可通过境外合规交易所 OTC 机制完成 KYC 后的购买。
Q4:稳定币利息安全稳定吗?
A:大平台 DeFi 合约运营多年,智能合约被多次审计。但黑天鹅永远存在,切忌孤注一掷,务必分散到 2–3 条链、多个协议。
Q5:与央行数字货币(CBDC)有何区别?
A:CBDC 由政府发行,权益与官方法币等同;稳定币由私营主体托管储备,受市场波动影响,利息与治理由协议决定。
Q6:未来几年最值得关注的监管动态有哪些?
A:美联储的 美元稳定币 监管细则、欧盟 MiCA 法案的实施效果,以及亚洲多国对“跨境薪酬用稳定币结算”的试点进展。
08 | 写在最后:5000亿还是4万亿都不重要,关键是“上车”先决条件
任何高速成长的资产在早期都会经历“共识撕裂”。当摩根大通与渣打给出相差 8 倍的预测时,正确的姿势不是站队,而是确认:
- 你能否看懂发行与储备机制?
- 你能否接受潜在波动?
- 你能否在下一轮监管落地前提前分仓?
稳定币市场规模 的确定性并非来自预测,而是来自你行动那一刻的成本、风控与时间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