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A 9 月比特币产量飙升:算力突破 36.9 EH/s,持币近 2.7 万枚

·

全球领先的公开交易挖矿公司 MARA (NASDAQ: MARA) 近日披露,公司 2024 年 9 月未审计数据表明,比特币挖矿产量与运营效率均实现显著提升。本文将聚焦算力增长、区块胜率、持币策略与绿色转型四大关键词,带你速览 MARA 最新的生态贡献与未来蓝图。

MARA 9 月核心数据全景

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算力战争中持续扩张,MARA 将其归功于“多元化全球站点的优异 uptime”。换句话说,高效、低中断的服务器布局并非口号,而是驱动产量跑赢算力增速的关键。

MARA 董事局主席兼 CEO Fred Thiel 直言:“9 月的产出几乎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比特币持有里程碑,让我们“HODL”数量 逼近 2.7 万枚,这是投资者信心的最佳注脚。”

👉 挖掘更多 2025 年投资机会:机构如何应对减半后的算力竞赛

比特币产量细节分解

关键指标9 月 30 日结果8 月 31 日对比环比变化
区块胜出数207196↑6 %
月产量705 BTC673 BTC↑5 %
日均产出23.5 BTC21.7 BTC↑8 %
全网可挖奖励占比5.2 %4.8 %-
交易费比率1.7 %2.7 %-

9 月,全网每日的平均可挖奖励约 450 BTC,而 MARA 的 5.2 % 份额意味着日均抢到黄金 23.5 枚,持续巩固其“中东王”池位。

绿色与扩张双轮驱动

Granbury 数据中心升级

MARA 正在把 Granbury 数据中心的风冷设施全部替换为自研浸没式集装箱,升级计划预期于 2024 年底前完成。浸没式冷却不仅会提升能效,还能降低噪音与灰尘侵蚀,从而提升服务器平均寿命 10%–12%。沉浸式的全面升级,将直接为 MARA 的 50 EH/s 年度目标提供算力与节能双重加成。

56-pages 向 CDP 提交的环境透明报告

MARA 成为首家向 气候信息披露项目(CDP) 递交公开文件的上市数字资产算力公司,发布了一份 56 页深度报告。报告披露了全网的碳排强度、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及未来五年减碳路线图。该举动不仅强化了投资者对于 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 指标的信任,也为行业内其他上市矿企树立了透明标杆。

👉 专题解析:如何在减半后继续保持高回报率

投资者须知

挖矿虽是重资产行业,但高波动与政策更替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冲击。MARA 在投资者提示中反复强调:

MARA 目前没有使用杠杆金融产品进行 BTC 质押或再投资,持续“零抛售”策略意味着公司仍将紧缩流动性,以换取长期资产升值。

常见问题解答 (FAQ)

Q1:MARA 的 50 EH/s 目标能否如期达成?
官方进度表显示,第四季度将有数座新建(或改造)场站上线。在电力合同已签署、矿机陆续到位的前提下,技术风险较低。唯一风险在于极端气候或审批延迟,但概率有限。

Q2:MARA 是否出售过 BTC?
9 月未出售一枚 BTC。如若未来需要现金流,公司将优先考虑传统债务或股权融资,而非抛压持仓,以保护现有股东价值。

Q3:浸没式冷却的 ROI 如何估算?
行业平均数据指出,浸没方案可将 PUE 从 1.5 降至 1.05–1.1。在电价 0.06 美元 / kWh 情形下,每 EH/s 每年可节省电费约 200–250 万美元,三年即可回本。

Q4:持币 2.6842 万枚,是否存在中心化风险?
MARA 拥有合并挖矿与隔离多签名托管机制,确保私钥不集中于单一地域。未来该批 BTC 或将用于 DeFi 质押或 L2 网络状态通道,提高资产灵活性。

Q5:ESG 透明行动如何影响估值?
越来越多主权财富基金在“碳中和”框架下审慎加仓。MARA 的 CDP 披露可将潜在 ESG 资金池基数放大 2–3 倍,在中长期有望降低融资成本 50–100 个基点(bps)。

总结:2024 年最后冲刺

距离年底还剩不足百天,MARA 需在电力资源、矿机交付与气候波动三大战场继续闯关。公司对实现 50 EH/s、“零抛售”与“零碳足迹倍增”三重目标依旧保持高度自信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能否押注 MARA 的关键,正是这几个月的执行细节与宏观币价的共振。

关键词回顾:MARA 比特币挖矿、2024 比特币算力、比特币持币策略、数字资产 ESG、浸没式冷却技术